● 作用: 加苏子、白芍,可治疗“吸不归根之喘逆”。苏子以降肺气为主,兼以化痰;白芍入肺主收,可纳苏子所降之肺气于肾中。
● 加陈皮、白芍
● 作用: 加陈皮、白芍,治疗上盛下虚,痰特别多的情况。陈皮主要降胃气,脾胃为气机之枢,胃气一降,脾气就升,痰自然而然就失去了生化之源。
● 加苏子、厚朴
● 作用: 加苏子、厚朴,可治疗“肾不摄气,以致冲气上逆之胀满”。苏子纵向降气,厚朴横向理气,且能平喘消胀。
● 减茯苓、泽泻
● 作用: 如果出现消渴,需要减茯苓和泽泻三分之二,只保留原来三分之一的剂量。因为茯苓和泽泻是利水的,减少其分量以防伤阴。
● 去附子,加知母、白芍
● 作用: 去附子,加知母、白芍,可治疗“阴虚不能化阳,致小便不利积成水肿”。桂枝通阳化气,知母滋阴、止渴,白芍收敛,三药配伍可固摄真阴。
● 其他可治阴虚水肿的方子
● 知柏地黄丸+小剂量地肤子: 可治疗阴虚水肿。
● 济生肾气丸: 也能治疗水肿,特别是下肢浮肿兼痰多。
● 济生肾气丸在八味肾气丸的基础上加入了牛膝和车前子两味药。
● 寄生肾气丸: 属于寄生方,效果也不错,但张锡纯的用药思路更别具一格。
二、六味地黄丸
● 六味地黄丸的常见加减应用
● 杞菊地黄丸: 加枸杞、菊花,治疗高血糖引起的眼花、白内障。 麦味地黄丸: 加麦冬和五味子,治疗阴虚引起的心慌、心悸等。
● 六味地黄丸的特殊加减应用
● 1)治疗如破之头疼
●加减方: 加川芎、知母。 区分: 需与黄连解毒汤的实证头痛做区分,黄连解毒汤治疗舌红苔黄或黄腻的实证头痛,而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治疗脉细沉偏硕的虚症头痛。
● 2)治疗非常之眩晕
●加减方: 加胆草、青黛。 症状: 脑袋不清醒,时间久,舌淡暗苔薄白。 区分: 需与湿邪引起的眩晕做区分,湿邪眩晕头重如裹,舌和脉有湿气表现。
● 3)治疗瞳孔散大
●加减方: 加五味子、枸杞、柏子仁。 案例: 治疗一个因车祸导致瞳孔散大不收缩的患者,加上活血祛瘀的药,连续应用两个多月,瞳孔基本缩到等大。
● 其他两味药方子的应用
● 1)治疗下元不固的腹泻
●方子: 熟地四两、茯苓一两。 功效: 熟地温补肾气或温补肾阴,茯苓健脾利湿,治疗下元不固的腹泻,滑泻较多。
● 2)治疗阴虚小便不利
●方子: 熟地四两、白芍一两。 症状: 人瘦、脉细、小便不痛快。 功效: 治疗阴虚小便不利。
● 3)治疗外感发热无汗
方子: 大量的熟地和阿胶。
原理: 汗为心之液,阳气加之于阴液出于体表为汗。熟地大滋真阴,阿胶养血滋阴,能够发汗。
● 类比: 锅里加水烧火出蒸汽,火不足则汗发不出,需温阳;火水有但盖子结实则汗发不出,需用麻黄汤;锅里有火但无水则汗发不出,需用熟地和阿胶。
● 4)治疗身热劳嗽
方子: 黄芪、知母。
症状: 长时间的咳嗽,身上发烫。
功效: 黄芪生地气,知母降天气,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形成云雨之势,调和阴阳。
【重要声明】
以上内容为本人在学习宋柏杉老师讲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52病方”专题后的个人学习笔记整理。
学习交流,非专业指导: 笔记内容仅为个人学习过程中的记录与理解,旨在促进中医知识的探讨与交流,绝不可替代专业医师的面对面诊疗意见,也非任何形式的医学建议或治疗方案。
理解局限,敬请指正: 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有限,笔记中的记录、总结乃至理解难免存在疏漏、偏差甚至错误之处,恳请师长、同道不吝斧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炒股配资网站来找官网,最新上线配资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