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裕仁的胞弟三笠宫崇仁亲王曾明确表示:“徐福被誉为我们日本民族的始祖。”
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曾在公共场合公开宣称,他是徐福东渡日本的后代。他透露,自己的祖辈原本姓秦,是那些迁移至日本的华人移民的后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先祖正是那位著名的秦朝方士徐福。
实际上,不仅日本人将徐福视为自己的先祖,韩国人也加入了争夺徐福作为祖先的行列。众多韩国历史学家提出,徐福并未东渡至日本,而是停留在朝鲜半岛,并向那里传播了先进的华夏文化。实际上,日本所受到的华夏文明影响,正是通过朝鲜半岛传播而来的。基于此,韩国人坚信徐福属于他们,进而认为韩国人才是日本人的真正祖先。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徐福东渡是否真正开创了日本,以及他是否是日本第一代天皇,即神武天皇的问题。
长生不老的传说和方士的崛起
根据《史记》的记载,徐福的真正名字是徐巿,读音与“福”相同。他原本是战国末期齐国的居民。徐福之所以能够远航东渡,这一切都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关于长生不老的传说。
战国时期,燕齐两国,即现今河北与山东沿海地带,兴起了一段关于长生不老的神话。为何此传说始于沿海?主要是因为大海蕴藏着无尽的奥秘,再加上当时难以解释的蜃景现象,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这些激发了人们的遐想。因此,诸如蓬莱仙境之类的传说便由此流传开来。
长生不老的神话故事,很大程度上源于方士的创造与传播。方士这一职业,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崭露头角。他们主要是那些擅长炼制长生不老药丹以及精通占卜之术的人。
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方士似乎更像是一位骗子,然而在古代,这一职业却涵盖广泛,不仅涉及炼制追求长生不老的丹药,还要求精通医学、占卜、天文、地理以及航海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某些术士致力于撰写著作,将方士职业所涉知识视为学术领域进行拓展研究,并且广泛招收门徒以传播个人理论,这类术士可视为理想型;另有一些术士,因当时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凭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江湖中行骗谋利;此外,还有高级术士,他们构建了一套神明统治的世界观,并将此观念与长生不老之术相结合,推销给权贵阶层,利用这些富有且有权势的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诱导他们持续投资。
长生不老的神话故事便起源于此,起初是由战国末期术士们构建的蓬莱仙境这一世界观,他们宣称只有心怀诚意且与神仙有缘的人,才能在海洋中发现神仙的居住地,而那里神仙手中持有的正是能够让人长生不老的灵药,唯有有缘之人才能得到。
在《史记》中就曾记载:威、宣、燕昭王派遣使者出海探寻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三座神山位于渤海之中,距离人们并不遥远;一旦遭遇险情,船只就会被海风带走。历史上确实有人曾到达那里,那里有众多仙人以及长生不老药。那里的禽兽皆呈白色,而宫殿则由黄金白银建造而成。
这意指从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时期开始,齐燕两国君主陆续派遣使者航海探寻蓬莱、方丈、瀛洲这三个由方士们宣扬的神仙栖息之地。
当时,方士们宣扬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处神秘仙境均位于渤海之中,唯有心怀虔诚且缘分深厚之人方可一睹真容。在这些仙境里,禽兽动物皆纯净无瑕,宫殿由黄金白银构筑,仙人们居住其中,且据称他们掌握着长生不老的神药。正是这些,构成了方士们所编造的长生不老神话。
实际上,我们当代人能够辨识这些均为典型的欺诈手段,然而在那时,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大众的思想普遍较为愚昧,无知,特别是那些达官显贵,他们渴望长生不老,因为他们拥有世间的大部分财富和权力,希望永远保持这种状态。
因此,那些显赫一时的官员们对于长生不老的传说充满了极大的吸引力,即便那只是虚幻的幻想,即便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他们也都愿意去一试身手。当时的方士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心理,于是便编织出了关于长生不老以及海中仙境的美丽传说。
方士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编织了关于仙境的传说,并且特意规定只有心怀诚意且与仙境有缘的人才能找到那里。这样一来,即便有人未能找到仙境,方士们也能巧妙地解释,认为是由于他们的诚意不足或缘分尚未到来。
仙境与永生不老的神话故事,成为了后世方士们谋生的手段。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必须恪守这些神话故事的规则和框架,必须掌握航海寻找仙境的技艺,以及为权贵们寻觅长生不老灵丹妙药的方法。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统一了六国的秦始皇,自认为作为首位皇帝,理应享有永恒的生命,因此他颁布诏书,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方士,以寻求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药。
徐福堪称一位顶级的大骗子,他与众多方士一同见证了秦始皇的威仪。就在公元前219年,徐福曾率领船队出海探险,然而,他一无所获,空手而归,向秦始皇复命。
徐福因惧怕秦始皇的责罚,在回复时提及了若干关于仙境的线索。秦始皇一方面因徐福有所发现而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亦受仙境传说中诚心寻仙者的规矩所触动,故未对徐福一无所获表示责备,反而给予了他慰藉,并激励他紧随线索不懈探索,力求在下一次航海中带回长生不老之药。此举亦为徐福的第二次远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福东渡最终到底去了哪?
九年后,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敦促徐福着手继续出海探寻长生不老之药。徐福起初以海中鲨鱼为借口拖延行程。《史记》中提到,徐福曾向秦始皇上奏,请求称:蓬莱仙药虽可得,但常常遭受大鲛鱼的困扰,因此无法抵达目的地。所以,我希望能有擅长射箭的人与我同行,一旦遇到大鲛鱼,便用连发箭矢将其射杀。
徐福所提及的鲛鱼实为鲨鱼,秦始皇听闻此事后,心想海中竟有如此巨鱼,便派遣军队携带连弩,随徐福一同前往海上,将其射杀。如此一来,海中的隐患得以消除,徐福便可以继续出海,于是他带领船队再次东渡,扬帆远航。
史册中并未详述徐福东渡时所率领船队的具体人数,而关于徐福向秦始皇请求携带五百对童男童女奉献给神仙的说法,实则只是流传于民间的传说。尽管有关童男童女奉献给神仙的记载确实存在,但并未明确提及具体人数,仅《史记》中有所提及,但并未具体记录人数。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在后来的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的谋士伍被提到,徐福东渡之时或许携带着约三千名童男童女同行。尽管我们无法确切知晓徐福东渡时所率领的船队具体有多少人,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这支船队的人数肯定不少于数千人。
因为徐福上一次出海已经让秦始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一无所获,而且他之前还曾欺骗秦始皇说已经找到了通往仙境的线索,所以如果这次不带回长生不老药,徐福就无法向秦始皇交代。然而,世间根本不存在长生不老药,徐福自然也就不敢再返回去见秦始皇。
自徐福第二次出海之后,秦始皇便再也没有机会与他相见。至于徐福在第二次东渡之后究竟前往何方,我国史料中已无详细记载。因此,徐福在中国历史上的身影也就此消失无踪。
然而,日本的历史资料填补了中国相关记载的不足,其中提及了徐福抵达日本的史实。《日本国史略》一书详细记载了徐福在孝灵天皇第七十二年时抵达了日本。
徐福将先进的华夏文化传授给了居住在日本岛屿的原始居民,从而推动了日本文明的快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人将徐福尊奉为农业和医药领域的神祇。
即便是一些日本的历史研究者,他们甚至将徐福视为日本开国神武天皇的始祖,因为日本古代的天皇身份已经无法追溯,正如同我国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一般,仅存于史册之中。鉴于此,众多日本学者主张,日本的天皇纪元应当从徐福引入华夏文明的时刻算起,将徐福视为日本的第一位神武天皇。
实际上,声称徐福是日本第一代神武天皇的观点根本不可靠。因为日本的第一代神武天皇的时代,正是我国的东周时期。在那个时期,秦国由秦穆公统治,而徐福尚未问世,所以根本不存在他东渡日本成为天皇的可能性。
《日本国史略》所载,徐福在孝灵天皇第七代时东渡日本,这一说法较为可信。然而,关于徐福是否真的抵达日本,至今仍难以确定。
日本人坚信,徐福抵达日本的关键凭证是日本在徐福东渡之后迅速步入了弥生时代。弥生时代标志着日本民族从新石器时代过渡而来,此时期,日本民族掌握了水稻种植技艺,发展了畜牧业,同时金属工具的使用也变得普遍。
日本考古挖掘出的弥生时代遗物中,发现众多展现秦汉时期中国工艺特色的陶制品与金属兵器,这些中国风格的陶器和兵器并非个别发现,而是大量出土,这一现象表明,当时日本可能已掌握了中国的先进工艺及制作技巧,从而使得日本的弥生文化时期也显著地融合了华夏文明的浓厚气息。
日本学术界普遍认同,弥生文化时期源自我国秦汉时期的华夏文明传承,然而在那个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的时代,华夏文明究竟是如何传播至日本,并促使日本社会跃升至弥生文化阶段的?日本人的解释认为是徐福东渡所引发的。
因此,日本人对徐福极为敬仰,他们相信徐福为日本引入了先进的华夏文化,这促进了大和民族文化的改善与进步。
那么,历史上那位名为徐福的人物,是否真的如同日本的历史资料所记载的那样,最终抵达了日本,并将中华文明融入其中,对大和民族的文化产生了影响与改进呢?
实际上并不一定如此,需知在隋唐时期之前,日本并无记载史料的传统。日本是在隋唐时期,通过多次派遣遣唐使,从我国学习到了记录史料的技艺。日本古代天皇的名号,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被追认。此外,关于徐福带来华夏文明,对大和民族文化进行改良的记载,也是从那时起,正式出现在日本史料之中。
日本官方所拥有的正式历史资料表明,自徐福东渡以来已历经八百多个春秋,换言之,日本官方记录徐福东渡之举是在八百年之后,而这些记载或许源自于民间流传的故事,故而其准确性存疑。
因此,仅凭日本方面的八百多年前的记载,我们无法确切知晓徐福是否最终抵达了日本岛。实际上,日本弥生时代的华夏文化,也不一定完全是徐福所引入的。在战国晚期,由于连年战乱,沿海地区的齐国与燕国,常有流民乘船逃离。据史料记载,从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众多沿海地区的流民已迁往日本岛。
而且,需明白方士并非仅有徐福一人,众多方士亦私自驾船远航探寻仙境,他们或许已将华夏文明传播至日本岛,而日本弥生时期的华夏文化很可能正是这些流亡者或是出海方士所传入。
因此,韩国学者对日本文献中关于徐福东渡至日本岛的记载持怀疑态度,他们坚信徐福最终抵达的是朝鲜半岛,并将中华文明传播至该地区。同时,他们认为日本所接受的华夏文明是通过朝鲜半岛这一中介传入的,基于这一观点,韩国学者认为徐福最终的目的地应是朝鲜半岛。
关于徐福最终究竟流落何方的疑问,鉴于我国史料记载不足,而日本方面的资料又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考证,至于韩国,则完全是基于主观臆测的片面之词,因此,在史学界,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形成共识。
然而,徐福最终究竟身赴何方,对日本人而言并不重要,因为在他心中,徐福的地位就如同中国神话里女娲造人那般崇高,早已化身为神。他对于日本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信仰,因此,他是否真的踏足过日本岛屿,对他们来说已不再重要。
日本依然广泛流传着关于徐福的诸多传说,同时,日本众多姓氏中,诸如福田、羽田以及秦氏等,均宣称自己是徐福的后代。即便是日本天皇家族,也自称为徐福的后裔。因此,徐福最终的去向并不重要,对于日本人来说,他最终抵达了日本,成为了众多日本人的共同祖先。
写在最后
日本人对徐福持续尊奉为祖先,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当年派遣使节至唐朝时,他们渴望得到中国统治者的认可,并希望借此机会让中国向日本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
在那个时代,日本官方着手修订历史,明确将徐福视为日本人的先祖,甚至日本皇室也宣称自己是徐福的后裔,这一传统自隋唐时期延续至今。尽管在那时之前,徐福可能并非日本人的祖先,但经过日本官方的确认与历史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人普遍接受了徐福是日本祖先之一的事实。
徐福在日本被视为如同神话般的存在,这与越南地区对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割据交州的军阀士燮的崇拜颇有相似之处。士燮当时所统治的交州,涵盖了现今中国的两广地带以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他统治这片土地长达四十余年,施行仁政,深受百姓爱戴。此外,他还推行民族融合的政策,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播至越南地区。
士燮虽已离世,中国对其并无过多追忆,然而越南人民却对他怀有深厚的敬意,民间尊称他为士王,众多越南人甚至宣称自己是他的后代,士燮的神庙在越南诸多地区依然香火旺盛。因此,徐福在日本与士燮在越南的地位相仿,他们都是推动其他国家文明发展进程的关键人物,并且成为了各自国家的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韩国民众竞相将徐福视为自己的先祖,实则不过是为了彰显他们对于华夏文明传承的纯正地位,这种做法在韩国人看来习以为常,我们无需过分当真。
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炒股配资网站来找官网,最新上线配资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