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深秋,桂林沉在一层厚厚的硝烟之下。三万不到的中国守军,对着十万装备精良的日军硬生生顶上去了。天上飞机、地上坦克轰隆隆开过来,守城士兵手里的武器却大多都是旧式步枪还有老掉牙的火炮,简直天差地别。
两周之后,桂林从热闹变成了死城。废墟上只剩几百座残破的房子,其他全毁了。昔日为国捐躯的普通百姓,现在面对这场无力还手的浩劫,是真拼命不认输呢?还是发出最后的吼叫?桂林摧毁到这种地步,这锅到底该谁来背?
说起来,那会的桂林,原本是西南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不只是旅行者的天堂,更成了战乱中逃难人们的互联网话题之选。抗战一开打,全国各地涌进来五十万人,人人都想找一个能喘口气的地方。表面安宁其实已经暗流涌动:日军的铁蹄已经步步逼近,桂林一下成了敌人心中的必争之地。
曾经热闹的街头,慢慢变得只听得到紧张的讨论。店铺勉强还在营业,可话题永远离不开敌人什么时候打来。大家表面上还是过日子,可谁心里没点数?特别这次,日军的“一号作战”明摆着想掏空中国西南根基。桂林,就是那个顶在第一线的“挡箭牌”。
守城的兵力,说出来都让人心凉:不到三万,日军那边十万,还带着几百辆坦克,飞机掩护,重炮齐轰。这种实力悬殊,许多人暗自觉得难以承受。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桂林老百姓并没有乱成一锅粥,反而一个劲儿地支援前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甚至青年争着报名上阵。抱着“破釜沉舟”决心的,不只有士兵,还有这些普通人。
日军做足了准备。他们的算盘很清楚:拿下桂林,打通从华北直通越南的交通大动脉,把美国空军窝点一锅端。为了这个目标,不仅兵力碾压,还把各路重武器都上了,甚至连毒气弹都带来了。那种疯狂进攻,几乎没有底线。
天还没亮,市区就被日军轰炸机覆盖。坦克轰鸣,炮火连天。守军面对这种纷乱,只能硬着头皮顶,他们明知道这跟鸡蛋碰石头差不多,可没退路。
一开战,日军就用弹雨炸城墙。场面有多惨烈?“天上掉炸弹,地上飞砖瓦。”这样讲,一点都不夸张。可是桂林的士兵并没吓破胆。他们躲在楼顶、暗巷、下水道冷不丁冒出来,扔手榴弹、打冷枪,跟日军坦克贴身肉搏,有时拼到最后一刀两断。日军都感叹,这里守军简直跟不要命似的。
但光有血性,敌不过武器。等到日军发现正面强攻太亏,就开始下三滥毒气弹齐上,战场瞬间变了样。毒气一散开,防毒面具都来不及戴,只能硬撑着继续打,甚至很多士兵咳着血冲出去,也要拉几个敌人垫背。
最让人感动的,还得是老百姓。有的提着水壶冒子弹往前线跑,有的老太太把仅有的金链子摘下来捐给部队。甚至有父母跟儿子说:“这一仗你上,我们全家清清白白对得起桂林。”
大战整整持续了十四天,桂林的大街小巷成了拉锯战场。守军弹尽粮绝,虽然不得不突围撤退,却还是尽最大努力保护老百姓转移。日军一进城,发现这里早成“空巢”,可见军民到最后一刻都没轻易服输。
可悲的是,日军占领桂林后,烧光炸净,见啥灭啥。房子大片烧毁,只剩四百多幢苟延残喘;几乎家家户户遭灾。更糟糕的是,日军的残暴远不止破坏房屋:很多百姓遇害,无数家庭被拆散,甚至出现大肆劫掠女性和杀戮老人孩子的惨剧。一位幸存者说得很直白:“白天见不到活人,满地焦房尸体。晚上,狗啃骨头的声音,一辈子忘不了。”桂林,成了死城。
但即便在这废墟里,还是有人没放弃。当地中共组织的游击队,藏身山林,在敌人驻地附近搅局,做各种破袭。有的还留在市区埋炸弹、搞袭击。这帮人的死磕精神,给了这座城市一丝希望。
等硝烟散去,整个桂林几乎全毁。到处是废墟,只有几百幢破烂房子艰难地留下来。很多人家人生离死别,剩下的人眼里都是茫然和苦涩,也有人在废墟里坚持重建女人收拾砖头,孩子捡瓦片,老人翻烂木头,哪怕搭个草棚,也要把家聚起来。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有撑下去,桂林才有机会再“活”过来。
至于到底谁该为桂林的毁灭负责?无论是国民党的争斗,还是日军的暴行,谁也没有给百姓一个清清楚楚的交代。历史的遗憾,只能留给后人去议论。
可唯一让人感到一点点安慰的,是那些拼过命、守过城的军民。他们的精神没有随着废墟一块被掩埋,而是顽强地刻在这座城市骨子里了。
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炒股配资网站来找官网,最新上线配资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