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高淳博物馆的沉重大门,仿佛触动了时间的开关,六千年的历史如潮水般涌来。那些静默的文物忽然有了呼吸,向我们低声诉说着濑渚大地上一个个朝代的兴衰更替。
周二上午九点,阳光正好洒在高淳区石臼湖南路7号这座现代建筑上。带着家人走进高淳博物馆时,四岁的儿子突然拉住我的衣角:“爸爸,这里好像有时间机器的味道。”童言无忌,却道破了天机——这座国家二级博物馆,确实是我们与古老文明对话的时空隧道。
高淳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古城区保圣寺塔公园内,建筑面积9522.3平方米,拥有8066件(套)馆藏文物,其中珍贵文物646件(套)。2013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却在2024年8月就荣获国家二级博物馆称号,其实力可见一斑。
展开剩余84%01 史前探秘,遇见六千年前的生活现场走进“水绿山青,风高民淳”历史人文展,我们瞬间被拉回六千多年前的薛城遗址。这不是教科书上枯燥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活现场。
展柜中陈列着薛城遗址考古发掘出的石斧、石锛、古簪、陶纺锤,还有先民食用的水稻、各种鱼类、蚌、蛤蜊等标本。茅草屋外,孩子正帮着妈妈生火做饭的复原场景,让人仿佛闻到了六千年前的炊烟味道。
黑斑玉镯、玉璜、玉珏等精美玉器,则让我们看到了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审美追求。儿子好奇地问:“他们也喜欢漂亮首饰吗?”是啊,爱美之心,自古皆然。
02 青铜瑰宝,聆听吴越剑器的铿锵回响“濑渚风华,吉金铸史——高淳出土周代青铜器展”让我们大开眼界。这里陈列的吴越古剑堪称镇馆之宝。
夔纹剑、窄格扁茎无箍剑、宽格双箍剑等20多把青铜剑,静静地躺在展柜中,依然闪烁着冷峻的光芒。一把春秋时代的青铜剑特别引人注目,剑身有云纹龙纹,纹饰精美,制作工艺十分高超。讲解员说这是古代贵族佩戴的,代表着佩戴者位高权重。
最令人惊叹的是西周牛首纹簋形器,这是国家一级文物。通高15.8厘米,椭圆形口,平唇,弧形双耳,深腹。腹部由一圈凸弦纹一分为二,上腹部居中饰牛首纹,左右为对称的窃曲纹。此簋形制及纹饰非常特殊,完全不同于中原簋的体制,可谓全国独有。
03 胥河传奇,穿越两千五百年的水利史诗高淳最早的名字叫“濑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濑”指“湍急的流水”,“渚”指“水中陆地”。这“流水”就是胥河——中国现有记载最早的人工运河。
胥河全长近32公里,相传为伍子胥开凿,沟通了水阳江和太湖两大水系。博物馆通过场景模型、图文展板生动复原了伍子胥开挖胥河的历史壮举。模型中,胥河河道蜿蜒,施工场面热火朝天,展现出古人开山辟河的宏大决心与高超技艺。
胥河从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到当下成为从芜湖入江口至上海的“水上沪宁高速”,2500多年来一直在航运、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看着胥河的变迁史,父亲感慨道:“这才是真正的千年工程啊!”
04 非遗传承,感受八百年的民俗脉动高淳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马灯阵法多变、跳五猖古老威严、丰收锣鼓欢快喜庆,这些非遗项目在高淳博物馆通过展板、照片、雕塑等不同形式展现。
淳溪镇杨家抬龙已有近800年历史,享有“龙中之冠”的美称。杨家抬龙的龙头高达3米,制作非常精美。龙身共24节,每节长约2米。舞龙队及仪仗、吹打乐队等达千人左右,可谓声势浩大。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样有着800年传承的民间舞蹈打水浒,起源于唐,盛行于宋。堪称“江南一绝”的东坝大马灯、跳五猖、沛桥高跷等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让我们感受到了高淳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05 实用信息,规划您的博物馆之旅高淳博物馆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30(11:00停止进入),下午2:00-5:00(4:30停止进入),周一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
馆内提供讲解服务,建议参观时间1-2小时。博物馆位于宝塔公园一隅,环境优美,动中有静,参观完后还可以在周边散步休闲。
这座看似不大的博物馆,却让我们在短短几小时内穿越了六千年时光,从史前文明走到现代高淳,理解了什么是“地高民淳”,什么是“慢城”精神。
高淳博物馆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了解高淳历史文化的大门。那些沉默的文物不仅讲述了过去的故事,也让我们思考着现在与未来。
如果你来高淳,别只盯着螃蟹和老街,留两小时给这座国家二级博物馆,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
发布于:江苏省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炒股配资网站来找官网,最新上线配资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