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导读: 当经典名方遇上当代疾病,我们该如何“守方”与“破方”。千年名方从未束之高阁,中医的魅力,在于“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名医名方不是“标准答案”,而是“解题思路”——读懂它们,你会离“方证对应”的境界更近一步。我们不做“方剂搬运工”,我们要用活它们,真正体会到“经方活用,效如桴鼓”的踏实,成了临床最趁手的“工具”。一、方剂出处
参麦汤出自《张锡纯52病方》,是张锡纯针对肺肾阴虚、痰咳劳喘的经典方剂,被视为继麦门冬汤(治肺结核第一方)之后的第二方。其核心功效为滋阴润肺、化痰平喘,尤适用于阴分亏损日久、肺虚痰阻所致的慢性虚损性肺病。
二、主治病机与证候特点
核心病机:阴分亏损已久,肺虚失润,痰浊阻滞,兼肺痨(肺结核)耗伤肺阴。
病程特征:阴虚为本,病程迁延,非短期暴病;以肺阴虚为核心,渐及肾阴,终致肺肾两虚。
主症:咳嗽劳喘(劳作或活动后喘促加重)、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
兼症:或伴肺结核(午后低热、盗汗、消瘦),或见腰酸腿软(肺肾阴虚,肾不纳气)。
三、方剂组成与配伍解析
基础组成(原方剂量):
人参三钱(9g)、干麦冬四钱(12g,带心)、生山药六钱(18g)、清半夏二钱(6g)、牛蒡子三钱(9g,炒捣)、苏子二钱(6g,炒捣)、生杭芍三钱(9g)、甘草钱半(4.5g)。
配伍特色:
1. 人参配麦冬:人参大补肺气,恐其温燥助热伤阴,故佐麦冬甘寒润肺,益气养阴互补,防“补气助火”之弊。
2. 山药代粳米:传统麦门冬汤以粳米护胃,张锡纯改用山药,取其“补肺脾肾、兼能固涩”之功,既养肺阴,又培土生金,增强后天养先天之力。
3. 半夏解麦冬恋邪:麦冬润肺滋腻,易留邪气,仲景麦门冬汤以半夏辛散开胃、通利气机,张氏承其法,用清半夏少量(二钱),平衡麦冬滋腻,防闭门留寇。
4. 苏子、牛蒡子降气平喘:苏子降肺气(“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牛蒡子降大肠之气(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药协同,通降肺气以平喘。
5. 杭芍纳气归肾:白芍酸甘敛阴,既能助麦冬滋阴,又能“收敛耗散之气”,引肺气下纳于肾,缓解虚喘。
6. 甘草调和诸药:缓急和中,与麦冬、人参共顾脾胃,防滋阴药碍胃。
四、与麦门冬汤的方源关系
参麦汤与麦门冬汤同出一源,均以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为核心,主治肺胃阴虚、虚火上炎之证。然麦门冬汤以粳米护胃,侧重“清养肺胃”;参麦汤以山药代粳米,更增“补肺固肾”之力,故张氏将其列为“治肺痨劳喘第二方”,尤适用于肺肾阴虚、虚喘劳嗽之证。
五、喘证分型与鉴别
张锡纯将喘证按病位传变分为三类,参麦汤主用于“肺传肾”型:
1. 肺传肾(参麦汤主治):
- 病史:先有慢性咳喘(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渐至肺肾阴虚;
- 现症:劳则喘甚(动则耗气,肾不纳气),伴腰酸腿软、干咳少痰、口燥咽干;
-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2. 肾传肺(醴泉饮主治):
- 病史:无慢性咳喘史,但有肾阴不足(如腰腿痛、遗精),突发喘嗽;
- 现症:喘促突发,伴五心烦热、失眠盗汗;
- 舌脉: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3. 肺肾俱病累及脾胃(滋培汤、珠玉二宝粥主治):
- 现症:喘咳劳甚,兼饮食减少、食不知味、神疲乏力;
- 治法:肺肾双补,兼顾脾胃。
六、参麦汤病案
患者信息:王某,女,52岁,2025年3月15日初诊。
主诉:反复咳嗽3年,劳则喘促1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3年前因反复感冒后出现咳嗽,遇冷加重,未系统治疗;1年前渐感劳作(如爬楼梯)后喘促,休息可缓;近1月因春寒受凉,咳嗽频作,夜间尤甚,痰少色白黏,动则喘息不能平卧,伴腰酸腿软、口燥咽干,无发热盗汗。自服“止咳糖浆”无效,故来求诊。
既往史:否认肺结核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素体偏瘦,易疲劳。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肺肾阴虚,痰阻气逆(肺传肾型喘证)。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平喘,补肾纳气。
处方:参麦汤加减。
人参9g(另煎兑服)、麦冬12g、生山药18g、清半夏6g、牛蒡子9g(炒捣)、苏子6g(炒捣)、生杭芍9g、甘草6g、百合15g(助麦冬润肺)、山萸肉12g(补肾纳气)。
-复诊(3月22日):咳嗽减轻,痰转稀白,喘促缓解(爬2层楼无明显气促),口咽仍干,腰酸减。舌红苔薄白,脉细略数。上方去百合,加五味子6g(收敛肺肾之气),续服7剂。
-三诊(3月29日):诸症明显好转,偶咳,动则微喘,纳食可,夜寐安。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守方加减巩固2周,随访3月未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久咳伤肺,肺阴不足,母病及子,肾阴亦亏,故见劳则喘促、腰酸腿软;阴虚生内热,炼液为痰,故痰少黏白。予参麦汤滋肺肾之阴,合百合增强润肺,山萸肉补肾纳气,苏子、牛蒡子降气平喘,半夏、麦冬相伍防滋腻恋邪,共奏“滋阴润肺、化痰定喘”之效。
总结:参麦汤是张锡纯针对肺肾阴虚、痰咳劳喘的经典方,通过“益气养阴、降气纳肾”之法,切中“肺传肾”型喘证的核心病机,临床需结合病史、舌脉辨证使用,疗效确切。
中医科简介图片
南阳市中心医院中医科曾涌现出李鸣皋、吴林鹏、傅书勤、张国敏、郑均山、杨磊、付丽丽、陈宇飞、毛秉豫等众多国家和省市级名中医。科室在李向辉主任和崔爽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围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开设中西医结合消化病、糖尿病两个亚专业,开展对消化病、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肿瘤、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综合管理与治疗。 张远辉,南阳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住院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类疾病及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诊疗。我们承诺:本次整理的内容仅供中医人士参考学习,旨在传播中医文化和知识,提高临床大夫理论水平与诊疗能力,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存在不当使用请与小编联系。图片
END 供稿|南阳市中心医院中医科 中医,让健康更简单!文稿|张远辉、李向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炒股配资网站来找官网,最新上线配资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